发表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12期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5日
作者及单位:廖茂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占妍泓(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周灵(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孙传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通信作者)、张智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思想意蕴。其重要内容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保障民生福祉。公园城市,则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对工业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和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与科学实践。它是自然生态域和城市社会场的深度耦合,是以健全的生态系统为依托所塑造出的现代新型城市,也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和谐统一的有机体。从经济价值理论角度审视生态文明时代的公园城市发展,其关键内涵就在于生态价值转化,即在城市建设中探寻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探索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增长极"。文章从历史发展高度深刻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厘清了公园城市的发展背景与理论内涵,并从价值论的创新角度解读了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机制和主要路径。从理论维度和实践路径明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引领公园城市的发展变革,推动新时代下的城市建设理念从工业逻辑回归生态逻辑,进一步强调公园城市是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和以生态价值转化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的全新发展范式,为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向而行、相辅相成的协同创新机制,探寻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提供了重要思考。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