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旺,罗源,姚昕: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气污染——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作者: 时间:2021-02-09 点击数:

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气污染——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经济研究》2019年8月


孙传旺 罗源 姚昕*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探寻现阶段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能否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居民效用、交通基础设施与空气污染的相互作用机理,并运用2000—2012年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控制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反映样本城市地形特征的城市坡度指数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估计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通过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偏误后,改善作用更加明显,且大于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对空气污染的边际影响;与道路投资相比,道路面积的增长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应更好。本文的政策启示是:现阶段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侧角度,寻找城市空气污染难题的解决思路,实现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与充分发展。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道路投资;空气质量;工具变量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研究”(14ZDB1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异质性能效感知与居民能源补贴——结构化模型与实证分析”(716732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环境责任、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运营管理决策研究”(71874149);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电能替代的潜力测算及其宏观影响研究”(FJ2018B073)的资助

Copyright© 2020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